湘潭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习前我们要了解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同时也存在简答题的形式,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在学习时我们也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五个规律以及其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进行一个识记。其次要理解每个规律的意义,以便我们做题时能够顺利。再次,这部分内容主要的重点也是难点就在于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的区分,掌握关键词理解关键词以帮助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解。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特点。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互补性。
一、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一个连贯的,不可过度、不可逆的一个过程。人的发展是遵循自上而下,由中心到四周的发展特点,先会动脑袋才会动身子,先会翻身会爬才会走路。这就是我们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的体现。那我们儿童动作发展经历了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就体现了我们个体身心发展的什么规律呢?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以上论述也就告诉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超前发展,也不能逆向发展。
二、阶段性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里的关键点就在于不同年龄阶段,矛盾不同,任务不同。就好像我们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有所不同。又比如说我们儿童在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少年期以抽象思维有所发展,到了青年初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这就体现了我们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也就是阶段性的体现。也同时告诉我们教育工作中不能搞“一刀切”。
例如:在教育工作中,把儿童“成人化”,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解:B。题目中出现了儿童、成人两个阶段,所以选择阶段性。
三、不平衡性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试想如果我们的身高是匀速增长的那么我们现在都是巨人了。
二是: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王阳明五岁还不会说话可是他可以默背众多藏书。这就体现了不同方面发展速度的不同。
总结来说不平衡性主要体现的是速度的不均衡。既然发展的速度都不同,那么自然有一个生长最快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关键期,所以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期,才能够事半功倍。选择题中如果出现跟速度有关的词语则选择此项。
例如: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征。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题目中出现高速,所以选不平衡性。
四、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个别差异性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所以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
例如:“聪明早慧”和“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我们可以加上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
五、互补性
一方面是生理与生理的互补,盲人的其它器官会特别灵敏;
另一方面,心理还可以弥补生理机能的缺失,俗称身残志坚。
互补性就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结一下,顺序性:强调序列性,不可逆,不超前。
阶段性:强调不同阶段矛盾不同,任务不同。
不平衡性:强调速度的不平衡。
个别差异性:人与人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不同。
互补性:身体与身体互补、身体与心理互补。
所以在学习中我们主要抓住关键词进行判断,就会增强我们的判断的速度与准确性。
以上介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有报考疑惑点击问题咨询客服
我要咨询-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及时掌握湖南招考信息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领取备考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