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首页 > 医疗卫生 > 阅读资料 >

湖南湘潭预防医学知识:传染病预防措施

湘潭中公教育网 2021-03-08 15:21:17

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细菌、寄生虫、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在我国,虽然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有些传染病,如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等仍广泛存在,对公众健康危害很大。而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若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就要针对这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并且根据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传播的主导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继续传播,总结来说,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下为传染病预防措施相关的知识点总结:

1.控制传染源

对象

措施

期限

患者

隔离、治疗

传染期

病原携带者

隔离、治疗

传染期

疑似患者

单独隔离

传染期

密切接触者

留验、医学观察

潜伏期

感染动物

捕杀/免疫接种(经济价值)

2.切断传播途径:

①呼吸道传播:如麻疹、白喉、结核病、禽流感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

②消化道传播:如甲肝、戊肝、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霍乱等。

③接触传播: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

④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如按蚊、人虱、鼠蚤、白蛤、硬蜱和恙螨等,于叮咬时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可分别引起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菜姆病和恙虫病等。

⑤血液、体液传播:如疟疾、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⑥垂直传播:艾滋病、乙肝、丙肝、戊肝等。

(1)隔离:

①严密隔离:传染源单人单间、单独隔离,针对烈性传染病。

②按途径隔离:传染源按途径分类隔离。

③保护性隔离:针对易感人群实行保护性的隔离,防止感染的发生。

(2)消毒:

①疫源地消毒:是指对目前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地区进行消毒。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又分为:

1)终末消毒:即患者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居住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2)随时消毒:指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进行随时消毒。

②预防性消毒:是指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所进行的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1)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通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

(2)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

①人工自动免疫:是指将免疫原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②人工被动免疫:是指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立即获得抗体而受到保护。

③被动自动免疫:是指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接种人体的同时,将免疫原物质亦接种人体,使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以上为传染病预防措施的知识点总结。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及时掌握湖南招考信息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领取备考大礼包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群 电话 下载

医疗卫生<

招考信息

招聘公告 考试动态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