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阅读资料 >

2020湘潭教师资格证考试:让你的“感受性”更加敏感

湘潭中公教育网 2020-07-13 14:50:05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这几对词考试中总是区分不清,那么今天我们就讲讲到底如何进行区分。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觉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比如,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刺激量范围是16hz-20000hz,但是并不能说客观世界中只存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还有次声波、超声波等其他范围的声音,只是对于人类而言并不能感受到而已。下面介绍下这两组概念:

1.感受性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例如,我们平时看不见空气中的灰尘,当灰尘落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时,我们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是,当细小的灰尘聚集成较大的尘埃颗粒时,我们就能感受到了。

差别感受性: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例如,在100克重量的基础上增加1克重量,感觉不出两者的差异,只有当刺激变化达到一定量时,才能感觉到差别。

2.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以下表格更能给大家对这知识点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感受性更加强调的是种能力,而感觉阈限更加强调的是数值,所以这就是解决此题的命门所在,接着当你明确是能力还是数值的基础上,再来判别到底是由无到有,还是由有到变,这样做这题就不会出错了。

以上就是相关知识点,因此,在备考这部分知识点时,首先要明确每个概念的含义,容易出概念性客观题,同时能够根据例子把握概念的深刻含义,在考试中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现在我们做两道题来加以练习:

1.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

A.感受性不能来衡量

B.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低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高

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没有关系

1.【答案】B。解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呈反比,即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低,故B正确。

【】心理学——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感觉一般规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难度系数】★

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是(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绝对感受性

2.【答案】B。解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故此题选B。

【】心理学——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感觉一般规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难度系数】★

中公教育解析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及时掌握湖南招考信息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领取备考大礼包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群 电话 下载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