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湘潭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发行国债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区别

湘潭中公教育网 2019-11-20 10:02:29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经济知识《发行国债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区别》,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辅之以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有三种手段,分别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所以,行政手段在当下社会不算是个优先使用的政策。这其中的经济手段常常被当做主要手段来使用。

经济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又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两个主要政策。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两个政策最常考,他们两者也是都有同样的发力方向,但是其中有两个工具往往容易混淆——发行国债和公开市场业务。下面我们来对比总结一下他们之间的异同,彻底解决这个拦路虎。

相同点:

政府发行国债和央行买入国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经济手段,他们都是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影响经济。他们都是扩张性政策。

不同点:

公开市场业务的执行主体为中央银行。如我国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美国中央银行为美联储。而发行国债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为政府。

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中的一部分。

通俗理解国债债券就是中央政府借了人民的钱后给大家打个欠条。在经济萧条时期整个国家没有强烈的投资和消费意愿,所以中央政府增加发行国债就相当于筹措到了资金,然后拿这些钱用来投资从而拉动各个产业的发展。所以,增发国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反之就不赘述。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劵)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一般有两种情况:

(1)央行买进有价证劵:央行市场中将证劵买回来,货币流通于市场,刺激市场的需求。

通俗理解相当于央行吐出来货币到市场上。增大了市场中的货币量,就可以刺激内需,增大国民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所以,央行购入国债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

(2)央行卖出有价证劵:央行将证劵卖给市场上,货币则回笼到央行的手中,从而市场上货币供应减少,达到抑制市场需求的目的。相当于央行吃进去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量。

同学们区分清楚了吗?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及时掌握湖南招考信息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领取备考大礼包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事业单位<

招考信息

招聘公告 考试动态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